制藥行業實驗室廢氣具有成分復雜、濃度波動大、間歇性排放、可能含有高毒性或腐蝕性物質的特點,需要針對性設計處理方案。
有機廢氣(VOCs)包括實驗溶劑:丙酮、甲醇、乙醚、二氯甲烷、甲苯等,反應中間體:醛類、酯類、鹵代烴等。無機廢氣包括酸性氣體:HCl、H?SO?蒸氣、NO?等;堿性氣體:氨氣(NH?)、有機胺類;有毒氣體:硫化氫(H?S)、氰化氫(HCN)。顆粒物比如實驗操作產生的粉塵、氣溶膠等。
適用于低濃度有機廢氣(VOCs)、惡臭氣體,采用 蜂窩活性炭 或 顆粒炭,吸附非極性溶劑,設備簡單、投資低,適合小型實驗室。但是由于吸附效率低不適用于高濕度、高溫或含酮類(如丙酮)廢氣,而且需要需定期更換活性炭。
適用于酸性氣體(HCl、SO?)、堿性氣體(NH?)、水溶性VOCs(乙醇、丙酮),酸性廢氣用 NaOH溶液 中和,堿性廢氣用 稀硫酸 吸收,能同時去除顆粒物,成本低。缺點是產生廢水需處理,對非水溶性VOCs無效。
適用于低濃度VOCs、惡臭氣體(如硫醇、胺類),使用UV燈管照射TiO?催化劑,將VOCs分解為CO?和H?O。無二次污染,適合間歇性排放。但是由于UV會產生臭氧,需配套 臭氧分解模塊,同時 對高濃度廢氣效果差,可能產生中間副產物。
適用于中高濃度有機廢氣,如溶劑集中回收后的尾氣;處理效率>95%,適合多實驗室共用系統。缺點是投資高,需防爆設計
實驗室廢氣處理必須符合《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》(GB 16297-1996)及地方標準,根據實驗室具體廢氣成分和預算,建議優先選擇 模塊化、可擴展 的設備,并預留監測接口。